当前位置:花痕>武侠修真>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> 第一百一十二课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一十二课(2 / 3)

、据说是从守夜的宫人中流传出的,真假难辨,但是从北宋起就一直有这个说法,也就是我们后世说的、烛影斧声的典故。"

听到这儿,赵匡胤觉得浑身血液都凝了一瞬。

这“典故”是什么意思?

这不就是在暗示他、他是赵光义杀的么?

他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,怎么会有突然的“暴毙”?是,他是一直喜欢喝酒,但是如果连喝酒都不能管住自己,还算什么人呢?所以他对喝酒一向还算是有节制的啊——

他面容铁青转向身边的赵光义。

赵光义更是直接呆住了。

……啊?

不是,等等,他为什么要上赶着进宫来?最近不是在跟兄长闹不愉快吗,他还来干嘛啊!

而且这算什么典故啊!

李晓诗:这不算么,那我再说一个!

“因为赵匡胤去世得太急、太突然,他根本没有任何传位诏书或意愿留下,所以,在发现赵匡胤暴毙后,皇后连忙派宦官出宫去通知赵德芳进宫来,但这位宦官却去了赵光义府上——后来赵光义入宫,皇后见到来的是他,心知大势已去,于是只能乖乖喊‘官家’了。这里要说的是,宋朝的皇帝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平易近人、和大臣们亲近,所以臣子们都是称呼皇帝为官家的,很少有陛下之类的。”

"很快,赵光义就即位了。在赵匡胤死后,赵光义甚至端出一份据说是他们的母亲、老太后死前让赵匡胤立下的盟约,也就是我们的另一个也能算是‘典故’的吧,叫金匮之盟。"

“金匮之盟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就是,为了防止皇帝过小导致臣子篡位的情况出现,赵匡胤会把位置传给弟弟。”

小个屁!

狗屁胡扯的赵光义,给自己拉的遮羞布罢了!为了让自己的继位看起来更合理呗。明代的一些读书人对此直接骂出了声。

关于宋的史书,从来没记载过赵匡胤身体有什么问题,连病都少生,他俩的娘死的时候赵

匡胤明显还能活很多岁,就说正儿八经赵匡胤死了的时候也才五十,他儿子都二十多了——这还小?

而且要真的是按照传弟的方式,那难道不应该是传给赵光义,赵光义死了之后再传给赵廷美?赵廷美之后又继续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呗!这才能算完整的,凭什么金匮之盟只说给赵光义?

那不就意味着赵匡胤辛辛苦苦打天下,辛辛苦苦治天下,最后双手捧给弟弟这一脉么,这合理?赵匡胤那不就成了普天之下最大的冤大头啦?

所以啊,这什么金匮之盟,一听就是假的好不好!

这要都不是假的,那只能说是这个老太后脑子进水了。

李晓诗:“从这里开始赵匡胤差不多就要退出舞台了,不过我们接下来就顺便聊聊他弟吧,这个赵光义、也就是后来的赵灵,北宋的第二任皇帝,被后世人称之为‘太宗地板砖的宋太宗。"

赵匡胤听得云里雾里,迷迷蒙蒙。

这是什么?这又是什么?这都是什么?

"这位宋太宗在历史上可谓是独表一枝,嗯……怎么说呢,他的梗特别多,堪称大宋梗王了,连赵构跟他比都差了很多——像是什么高粱河车神啊、驴车漂移王啊、大宋斧王啊、还有绝命毒师啊'

她每说一个“称号”,赵光义头上就多一个问号,朱棣嘴里的点心就停止咀嚼两秒钟。等到她说完,朱棣已经一口点心囫囵咽下去,乐得直拍大腿。

多损啊,多损啊!

太好笑了。

好贴切,好合适!

"大宋斧王就不用说了,主要来源还是烛影斧声,那个‘玉斧杵地’有被民间流传说是赵光义拿大斧子跟他哥打——当然啦,这个一看就是假的,我有搜资料,这个斧声很可能是指那个时候类似于书桌用具、饰品的‘玉斧’,不会是大斧子的,用斧子杀人太高调,也难以遮掩,大家一般认为赵匡胤是被他用毒药毒死的……对,这就是绝命毒师的来源之一。绝命毒师,怎么可能只毒死一个人呢?"

“据说赵光义对毒药很有研究,而且之前我们不是有提到南唐的那位后主么,写词很好的那个李煜,被赵匡胤养在开封的——他就是被赵光义用毒药毒死的。原因众说纷纭,有说赵光义觊觎李煜的小周后貌美,也有人说他觉得李煜要反,反正就杀了。连带赵匡

胤养着的一众投降的各国君主,都先后被杀了。"

赵匡胤:.…

离谱到难以辩驳了。

李煜一个文人,被圈住,要是这种情况下都能反,那南唐还能怎么灭?

“而且赵匡胤的皇后和儿子,赵德昭赵德芳,一个被斥责后自杀,一个离奇暴毙、为什么说离奇暴毙呢,因为他的死因好像没有记载。然后再之后,老赵和赵光义的弟弟、因为撞了皇帝哥哥的名字不得不再次改名的赵廷美,也死了。自此,赵匡胤的儿子,以及赵匡胤的弟弟,能够接赵光义皇位的人都没了,赵光义只好勉为其难把位置留给自家儿子了——不过他的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