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76 章(2 / 5)

二了。

“我那天刚回国,身上只有跟出租车司机换来的300块。”郭美云摇摇头说,“我俩当年都是姐夫家的常客,他又是孩子的亲叔叔,他开口一次,我不好折了姐夫的面子,就把那300块全给了他。”

郭美凤不太相信地问:“真的只给了三百块?”

放在十多年前,300块相当于一年的工资,也不算少了。

难怪狄老二很长时间不上她家的门,也没透露美云的消息呢,原来是从她妹妹这里占到便宜了。

郭美云颔首说:“真的只给了三百。我当时跟出租车司机打听了汇率,我手头的外币只勉强能换两万人民币,我想把这笔钱留给家里,所以并没给

他外币。()”

“()”

郭美凤疑惑地问。

郭美云顿住擦眼泪的动作,愣道:“姐,你没收到钱吗?”

“没有啊。”

姐妹俩同时停下动作,面面相觑。

郭美凤急了,拉着她问:“多少钱?你把钱给谁了?不会是让狄老二转交的吧?你怎么又犯傻呀!那么多钱怎么能随便给外人呢?”

狄老二那种人,只要钱落在了他手里,那就直接变成他的了!

郭美云见不得姐姐着急,连忙否认说:“我没给他,那天离开太平里胡同以后,我就没再见过他。”

她当时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带在身上了,刨去返程的机票和日常开销,全都换成了人民币。

国内的外币管制很严格,换那么多人民币需要提前预约。

她等不了那么久,就在黑市分几l次换了两万块,将钱汇给了姐姐。

只要不是外币,就牵扯不到什么海外关系。

听说有两万块,郭美凤脑袋里嗡嗡的。

她其实对两万块这事有印象。

当年邮差给了她一张汇款单,说是有她的汇款,整整两万块,让她拿着介绍信、汇款单和户口本去邮局取钱。

两万块在当时绝对是巨额汇款了,老狄家和老郭家都没有有钱亲戚。

她让老大陪着去了一趟邮局,结果汇款人那一栏写的名字是“王少芬”,汇出地点在北京。

她就怀疑是有人汇错了钱。

那个年代取款也是要被盘问的,尤其是这么大一笔钱。

她跟汇款人的关系,汇款用途出处,都要解释清楚。

郭美凤一问三不知,而且她自己也不相信这钱是给她的,也就没能将这笔钱取出来。

万一冒名拿了别人的钱,没准儿是要判刑的。

老五当时已经考上了大学,她当然不能冒这个风险。

当年那两万块的事,让老狄家热闹了很久,这可是天降横财啊!

可惜他们胆子太小,没抓住机会!

郭美凤望着妹妹,痛心道:“你汇了那么大一笔钱,怎么不用自己的名字?我要是看到了你的名字,拼了命也得想办法将钱取出来啊。”

郭美云沉默着没说话。

她在国内是没有身份的人,她回国的那年,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介绍信。

没有介绍信,就只能用她在国外的证件。

郭美凤问:“你出国以后改名了吗?王少芬是你现在的名字?”

“嗯。”

“用自己的名字不行吗?怎么连姓也改了?”郭美凤嘀咕道,“要是被咱爸知道了,肯定得收拾你一顿。”

“他不会在意的。”

当年的很多事情郭美云都记不清了,但离开北京时,爸爸对她说的话,她记忆犹新。

迈出这一步,你就不再是郭家人了。

以后是生是死都与郭家无关,哪怕你有

() 一天发达了(),

?()_[((),

我只当没有你这个女儿。

郭美凤听了她的转述,神色也有些伤感。

父母对两个女儿的教养完全不同,她从小跟着母亲学戏,练功不到家时,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。

老爷子这番话如果是对她说的,她只会左耳进右耳出,不痛不痒。

可是美云从小优秀到大,跟着哥哥一起上学,成绩比哥哥还好。

全家人都没对这个最小的孩子动过一根手指头,等她考上大学以后,更是连重话都没说过一句。

美云前二十年的人生顺风顺水,却在资本家少爷那里翻了船。

王家举家搬迁,她落得个未婚生子的下场。

美云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变故,也让家人跟着她提心吊胆,生怕暴露她挺起的肚子后,被人扣上一顶破鞋的帽子拉出去游街。

那一年,全家人都很煎熬。

郭美凤觉得那番话是老爷子在极度压抑的环境下,发泄情绪的话。

可是,郭美云却不这么想,她当年让父母蒙羞了,那也许就是父母的真心话。

她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,考试要考第一名,谈朋友要谈最优秀的。

爸爸送她离开的那天晚上,那副失望痛心的表情,让她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忆了。

然而,很多事情都是越逃避,越频频出现。

她无数次在梦里梦见离开北京时的情景,父亲失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