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花痕>游戏竞技>奥苏亚的战旌> 0487:桑顿卡亚的战旌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0487:桑顿卡亚的战旌(2 / 3)

战胜的对手。” 他盯着弗伦冈铎的眼睛,视线越过兽人嘴巴旁边突出且缺损的獠牙。 “如果有南疆王国敢涉足我的村庄,踩坏田地便要留下财富,毁坏牧群就得交出战马,而如果桑顿卡亚的子民留下任何一滴无辜的血液,我就会用自己的斧头给他们找回来。” 观众里面传来好几个截然不同的笑声。 有些是带着怀疑在冷嘲热讽,有些则是真心在为这番发言动容。“嘴巴真厉害,年轻人。” 肯恩眉头间的皱纹并没有因此舒展,相反,他带着失望和怜悯扫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 包括弗伦冈铎和霍叟。 “你这是什么眼神,娃娃。” 两姐妹从未被男人如此挑衅过,如果这里是【砂坞】或者【希伯莱纳】,两个强悍且性格暴躁的战旌会把肯恩吊死在悬崖边的寒风牢笼里。 “我为这仪式感到可笑,说实话,我遵照古老的传统发起复仇,却要接受无端的指责。” 肯恩盯着弗伦冈铎向自己挥舞沉重的战刀。 【武器:兽血·多明格斯(神器)】 【品质:匠品】 魔法和毁灭的獠牙在钢铁上附带出灼烧空气的声音,弗伦冈铎将力量聚集在那柄从远古熔炉里取出来的巨型单刃巨剑上。 他绝对不允许有人蔑视传统,即便对方是旧神启温的授权者。 就在那片宽阔的刀刃即将爆发出真实威力时,它停了下来,被一片凭空增长的坚冰束缚在半空,直到力量被中和才能够看见——霍叟抓住了握柄的前端。 “战旌要尊重信仰。”霍叟盯着肯恩。 那眼神很简单,他绝对不会再多做任何一次努力。 “你运气真好,或许也很差。”弗伦冈铎的兽人压迫感短暂的伤害到了肯恩的感知。 【战旌集会的决议通常需要投票,你只有最后的发言机会,如果你依旧我行我素,那鲜血会染红遗迹的台阶,南疆和北境之间的全面战争将从红枫高地开始爆发。】 霍叟松开手,碾碎了被烧干的皮肤。 弗伦冈铎也抖掉巨刃上的冰块,捏紧拳头的时候传来了冻僵的骨爆声。 肯恩盯着下面的诸位战旌,沉默许久,他知道无数人都在等待巫祭宣告结束的钟声,而那个时候就会决定出自己的命运。 “我……被冬母召见的那夜,桑顿卡亚被漆冰使徒的前哨屠戮,呵,更糟糕的是,在灾难降临前的几天时间内,劫掠者和悍匪才轮番光临过我的村子。” 肯恩娓娓道来的语气透着平静。 战旌们知道那种感觉——无处不在的威胁,生存何其艰难。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各自部落内最不堪回首的记忆,现在看到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同样背负着相同的沉重,忍不住爆发出叹息,周围的戾气也在逐渐平静。 “你们想知道怎么变成神启吗?” 肯恩的话又掀起一阵沸腾,随后他抽笑了两声,大家便知道自己被玩弄了,那些想要他死的声音再次响起来,不过并没有夹带那么多的敌意。 “我庇佑过阿基拉的子民,彼司唯仑人的起舞者对我献祭。” 肯恩回忆起从克厄村返回时候的盛宴,他说自己的部落是用流民组建起来的。 “我可能比你们大多数人都尊重信仰,实话实说,我的部落里有无数种图腾被刻在冬屋前的窗框上,每个人侍奉或者遵守的文化传统都不太相同,但我们相处得很和谐,谁都不会冒犯到谁。” 广场中传来难以置信的冷笑,当然还有更多人在聚精会神地听。 这种部落真的存在吗? 帕洛图斯比每个冬天因为信仰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,而每当猎季,为了各自部落的资源,那些流血和排外几乎刻在了骨髓里。 “我作证!” 梅苏特在广场中喊道,她的泪痕已干,依旧颓丧地瘫坐在地上,目光从格马的尸体向上移动,跟观众们一起看向高台上被包围的年轻人。 肯恩说: “瞧瞧看,可笑的是,在听见这些东西之前,你们就直接将我和我的追随者划归成敌人!” 肯恩长长的叹息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。 他仰望着斑驳黑暗的头顶,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:“我懂你们的领导方式,传统和阵线往往比个人情感更加重要,所以你们轻易地就被格马调动起了仇视的情绪。” 肯恩看向下面乌泱泱的人群: “对于你们来说,仇恨比明辨是非更简单,更省力,也更能够促进团结,可是这些决定就意味着有无数善良美好的东西被忽视,有无数鲜活的生命要为这些无端的战争付出代价。” 肯恩的话逐渐剑走偏锋。 “部落的战士们应该要明白自己在为了什么而战斗,诸位领导者们,旧神们在桑顿卡亚选择了我,在荒野战场上选择了锡蒂,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懂得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。” “够了,年轻人,你……” 北方两姐妹似乎已经不能够容忍,可是广场中央静悄悄的。 “战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” 肯恩露出欣慰的表情,脱口而出此时脑海当中回荡的话语,“为弱者执旌……诸位……” 巨型广场旁的水晶依旧散发着光芒,四周静悄悄的。 审判的钟声隔了许久才缓缓响起,可知道那篆刻了无数敏文和图腾的巨物轰然作响的时候,广场四周的人群也都各自保持了安静。 外面有亡灵潮,家乡在被帝国军队入侵。 此时将鲜血和武器物资浪费在一场意气用事的战争中是否划算? …… 冰凉瘦弱的双脚踩在斑驳沾灰的砖头上。 奇怪的协调曲从嘴巴里被哼出,一种已经过时很多年的作曲风格,但哼唱者的发音格外标准,甚至能够呼应上她的脚步。 甬道尽头的蜡烛被燃起,光明伴随着利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